護理的100 種可能: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

NT $350.00
NT $315.00


──同是天涯輪班人,守護每個人內心的角落小夥伴!── 「嗶!全員集合──」急診、腫瘤、共照、產房、兒科、感染、麻醉……,醫療院所跨科別護理師們,共創人海聲量。 推開白色巨塔沉重(神聖)的大門,護理,其實比你想的還要不簡單!活下去,你就變成超人,打不死你的,都只會讓你更強大! 看小小護理師,如何玻璃心碎滿地;精神科護理師,避免淪受暴力,還得學習壓制病人的技巧;急診室護理師,遊走在擦槍走火之間,隨時啟動戰鬥模式;戰神級的男性護理師,身兼保全大哥,擋下拳頭,穩住失控……。 「這本書希望呈現出護理師的養成故事。」總策劃林怡芳如是說。人都不是一下子就長得這麼大的,都是在磨練中逐漸成長、在眼淚中學習堅強,然後變成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可愛、可敬的人兒,便是整本書最大的價值與精神所在。 ➤護理是門科學,也是一門藝術醫院跟便利商店一樣,全年無休且二十四小時運作,想當然爾,就需要非常多「縱身投入奉獻」的護理師們。這群護理師不只「感」人,常常因為病人的勇敢與智慧而感動不已,他們也是「敢」人,敢於淚笑中依然挺身前進,堅守護理價值,造就不容抹滅的光芒。 白色巨塔內因為這群「角落生物」,才得以成就如此堅而不摧的守望堡壘。醫院裡的各種護理角色,肩負每個人的生死大事,這群守衛/守護前線的天使/戰士,照亮幽暗一角,展現護理的「無限可能」。 ➤雖然不用輪班,還是存在爆肝危機?「我們要的不多,簡單的一句謝謝和基本尊重,對還在最前線的我們,就是最大的支持了。」急診護理師吳思葦如是說。「護理對我而言,不只是一份工作,而是感召(calling)。」品管專責護理師/護理長林鳳蓮補充。「路都不會白走,只要你有認真走!」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臨床技術員吳凱榛分享這份熱血的信念。「我護理,我驕傲!」就連義無反顧投入護理行列的男性專科護理師許寬宏,也同樣大聲疾呼──「男」丁格爾也可以很有夢! 這群護理師之所以成為護理師,除了因為對工作的喜愛和熱忱,也因為照顧者的回饋,而感到肩負一份使命,一句感謝就成了再次前進的最好動力。於此,奮力燃起心中僅存的火苗,相信會因為民眾的瞭解,而持續燃燒下去。 ➤護理長官怎麼當?走進生命,成為彼此內心掛念的人「主任好當嗎?」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暨所長說,這不是一個「好」工作,卻是一個「重要」的職位。當醫院考官問:「是否有意願照顧愛滋病病人?」這個問題就好比現在問:「是否願意照顧COVID-19病人?」 護理督導長陳幼貴分享自己一段面試經歷,其實沒有願不願意的問題,「如果必須,身為護理師的我們就是得拿出專業的態度,保護好自己、照顧好病人!」當一個好的護理長其實很簡單,一言以蔽之就是──「在臨床如何對待你的病人,就如何對待你的護理師!」當然護理師不是病人,但仍然要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,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,這樣單位才可以活得健康、快樂,又長壽。 腫瘤病房護理長陳宛榆形容自己猶如一位「單位奏鳴曲的指揮家」,進一步分享到,護理長到底「長」別人什麼呢?除了皺紋跟年紀外,期許自己「長」別人更多的智慧與愛心,「長」更多的邏輯與思考能力、系統性解決問題的能力,運用團隊力量支持團隊,讓大家感受到護理專業的重要性。 白色巨塔內,我們走進生命,白色巨塔外,成為彼此內心掛念的人。如同這本書的精神──無限可能,無論從事什麼工作、怎樣的職位,在每個角落奮鬥的你,都是這個社會、這個世界重要的一份子。 ▎本書特色✿不同護理角色功能,提供莘莘學子或護理同行的參考指引。✿護理前線最貼近人性的真實紀錄,直擊白色巨塔內的溫暖,照拂各個角落。✿集結醫療院所跨科別護理師們,暖心又揪心的職場書寫,為動盪世界帶來一絲溫柔與堅毅。✿團結護理師群共創人海聲量,無論是正向與厭世,熱忱與爆肝,一起反思生活初心,實踐工作意義。


護理師 護理 角落生物 角落


邪惡事業
NT $405.00